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新疆大頭魚回歸記

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使人類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生存狀態,大到各國的金融秩序是否健康,小到怎樣吃飯、買東西才能最省錢,都成了眾人口中常聊的談資。過分地掠取和利用帶來的危害在這個敏感時期更是令人膽顫心驚,資源節約和保護不是大談空話就能落實的,只有真正行動了才能造福人類。說到保護水生動物資源,除了定期禁漁、放流和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保護並打擊違規捕撈外,及時修復瀕危水生動物資源也應得到重視,因為與前者相比,這條路不僅意義重大而且更曲折艱難。

以新疆大頭魚為例,這種與陸地大熊貓屬同一級別的珍稀水生動物顯得有點鮮為人知。3億年前,隨著青藏高原的抬起,新疆大頭魚逐漸形成、定型,並定居於我國西北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里木河水系的開都河、阿克蘇河、車爾臣河和葉爾羌地區,生活在海拔1000米~2000米之間,地處乾旱荒漠、水位變化較大、水溫較高的靜水水體或緩流的湖泊之中。它有著“古魚類活化石”之稱,僅一屬一種,1988年12月國務院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將其列為一級保護動物。2004年前後僅存於塔里木水系,當時在原最大產地博斯騰湖已絕跡,我國瀕危野生動物紅皮書魚類部分中,新疆大頭魚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是我國特產魚類,也是世界裂腹魚中的珍貴物種,有著極高的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由於體型巨大、肉嫩如豆腐,湯鮮如牛奶,較大的魚頭比例,豐腴可口,富有脂肪,是新疆南部一帶民間傳統的滋補品。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大頭魚是新疆漁業的主要捕撈對象,年產量最高時曾達260噸,但隨著長期的過度捕撈,到20世紀80年代,新疆大頭魚已幾近消失,瀕臨滅絕邊緣。

據資料記載,1958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阿克蘇上游地區建立捕魚隊,1958年~1965年,捕撈的新疆大頭魚的產量達140噸~260噸,占博斯騰湖年產魚量的20%;1966年~1971年,年產量下降到30噸,占產魚量的10%~15%;1972年~1973年僅占2%~5%;1974年以後,產量逐漸減少,直到絕產;到了1987年,國內連1條都很難發現了。

造成如此現狀的原因有許多,盲目捕撈是其中之一,但人們對新疆大頭魚缺乏重視才是導致其瀕臨滅絕的首要因素。長期以來,人們對新疆大頭魚的生長環境、繁殖和生活習性等生物學特點缺乏系統、完整的研究,很多方面甚至一無所知,無法採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塔里木水域上、中、下游及各支流水利設施不斷建設,眾多的河閘、大壩、水庫、揚水站等隔絕了新疆大頭魚溯河產卵的洄遊通道,致使其無法進行正常的繁殖活動,但早期一切活動都要為經濟建設讓步,沒人會注意新疆大頭魚的生存環境。1965年以前,新疆大頭魚生活的水域群落組成較為單調,僅有塔里木裂腹魚、條鰍魚等少數種類,新疆大頭魚是其中較大的一群,處於該水域食物鏈的頂極位置,很少有競爭對手。而1968年~1970年,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北魚南調”行動,該地魚類的群落組成隨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種間鬥爭日趨激烈,遇到兇猛的食肉魚類赤鱸,生性兇猛的新疆大頭魚也只能甘拜下風。

時代變遷,滄海桑田,隨著資源保護意識的加強和《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推廣,有關部門總結經驗教訓,積極開展對新疆大頭魚的種群保護、科學研究和人工繁殖工作。1999年,農業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產局和漁政總站在阿克蘇設立新疆大頭魚原種場,重點進行新疆大頭魚的馴養、孵化等科學研究;2000年國家投資建立了中國新疆大頭魚人工繁育基地,開展實施人工繁育工程;2004年7月博斯騰湖野生水生動物救護中心基本建成,其主要任務是救護大頭魚、塔里木裂腹魚等瀕危魚類;2005年,新疆大頭魚的人工繁育獲得成功,當年放流魚苗1萬尾;2007年9月6日至8日,新疆漁政部門將12萬尾大頭魚魚苗投放到拜城縣克孜爾水庫中,至此,新疆已連續3年投放大頭魚魚苗,總數達到21萬尾。新疆大頭魚終於逃脫了滅絕的厄運,但“回歸”的曲折和艱難仍給人們敲響了警鐘,保護水生物種資源是應長久實施,人人重視的,希望不要再到某個物種快要滅絕時,人們才投去同情的眼光。
(本文已被流覽 526 次)
返回列表